黄梅房信网
您当前位置:黄梅房信网>黄梅楼市>楼市快讯

让房屋回归居住价值方能避免“闹房”现象

2014年04月18日 14:19     小编:房哥     中国经济时报|0     点击:1409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只要有楼盘大幅降价销售,就会有买房人大闹售楼处甚至砸掉售楼处的事情发生,而且这种现象在近两年发生得特别多。在某些言论看来,似乎只是买房人的不理性行为而已。

  在笔者看来,今年以来日益增多的“闹房”事件背后隐含了诸多的信息。

  其一,表面看,“闹房”似乎说明房价只能涨不能跌,因为只要房价一跌,前期刚买房的人就会觉得受骗上当吃亏了,所以就出来“闹”,并要求开发商“补差价”或“退房”。诉求未被满足,严重的就会将售楼处闹得天翻地覆,砸得一片狼藉。

  其二,凡是降价销售的楼盘,基本上都是处于楼市成交萎靡不振的时期或是开发商自身资金运转出现了困难或问题。

  其三,房价越涨,蜂拥而至的排队购房者越多,其中并没有因涨价打砸售楼处的事件发生,到处是苦苦连夜排队的购房者。

  涨价不闹,降价闹,表面看似乎购房者都有些“贱”,也难怪有人说,“有本事在涨价时去砸售楼处呀”。例如近半个多月因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炒作,保定“首都副中心”的概念令当地房价在一夜之间就开始上涨,短短半月就能每平方米上涨1000元-2000元。面对这种漫天要价,却未见有购房者去砸售楼处,相反是一派火爆的抢房景象。

  问题在于,若刚抢完房,房价就跌了,又变成了“闹房”,这怎么看都是一曲上不了台面的“闹剧”。但这“闹剧”背后却不只是买房者的情绪发泄。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商品房开发与销售也已经20多年。时至今日,在市场化的大旗下,房价涨幅已经远远超过了老百姓的支付能力,加剧了贫富分化。普通老百姓的“居有其屋”呼声与房地产价格市场化之间形成了悖论:管得过严,会落个与市场化违背的口舌;不管,则房价高企,百姓怨声载道。

  而今天日益增多的“闹房”事件更将购房者变成了“闹房者”。一方面,绝大多数老百姓希望房价下跌;另一方面,已经购房的百姓在触及自身利益时不愿意房价下跌受损,在得不到“补差价”或“退房”情况下往往去“闹房”。

  可以说,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处于一种十分纠结的情形,一场无房者希望降价,有房者力挺房价的博弈已经在悄然较劲。而政府部门在稳定房价上态度始终暧昧不明,不仅令百姓无法形成稳定的楼市预期,更助长了百姓对楼市价值的投机意识与心态。当单个的住房比一生的工作、毕生的追求、公平合理的价值观和养老更有价值时,整个房地产市场难免是扭曲、不健康和不稳定的。

  在中国,由于房子事关普通百姓基本的居住权利,只有让房子回归居住价值而不是完全意义的投资或投机价值,才能扭转人们对于住房的消费观念。

分享到:
获取优惠